平均下来,一款网络游戏所需要的带宽在80Kbps左右,一些非3D的网络游戏,所需要的带宽在40Kbps左右,电话拨号上网都可以满足需求。10M-20M的带宽,玩网络游戏就可以了。
网络游戏并非带宽消耗大户,大多数网络游戏,在进入游戏时对带宽的要求比较高,游戏运行时所需要的带宽就非常小了。上网速度还和很多因素有关,例如路由器质量、使用人数、wifi信号质量、室内线质量等,那些被夸大的所谓成百上千兆的带宽,未必就比20M快,宽带通认为不管多高宽带,真正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网络宽带速度介绍:
2Mbps带宽的ADSL宽带是主流,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ADSL宽带主流速率仍然在512Kbps与1Mbps,罕有城市提供2Mbps速率的ADSL宽带接入服务。
按规定,2Mbps带宽的ADSL宽带,其理论下行带宽为2048Kbps,上行带宽为512Kbps。一些地区的电信运营商为了吸引用户,自行修改了速率文件,将上行带宽扩大第一代ADSL的最大理论带宽640Kbps。在实际应用中,速率为2Mbps的ADSL带宽损耗可以忽略不计。
上行速率为512Kbps下行速率为2048Kbps的宽带,完全可以承载浏览网页、网络游戏、在线音乐、在线电影及P2P下载等常见的互联网应用。即便是对带宽要求比较高的高清晰电影,2Mbps的ADSL也能胜任。显然,上行速率为640Kbps的ADSL宽带,也可以应付各种常见的互联网应用。
手游对带宽消耗的影响
直播蓝光8m最少需要100兆宽带。
网速一般是指电脑或手机上网时,上传和下载数据时,请求和返回数据所用的时间长短。要提高(电脑)网速,要看ISP(网络服务商)的接入网情况。
一般分三种,ADSL接入、FTTB-LAN接入、FTTH接入,一般在不改变网络接入方式的情况下,提高网络带宽,并不会直接提高网络速度,换句话说,同样的4兆网络带宽情况下,ADSL接入网速FTTB-LAN接入FTTH接入。概念
运营商产品介绍里提及的宽带网速,指的是用户端Modem至电信宽带接入设备(DSLAM)之间的物理接口速率。且由ADSL的技术特性决定了上下行速率不同。
电脑中存取数据的单位是“字节”,即byte(大写B),而数据通信是以“字位”做为单位,即bit(小写b),两者之间的关系是1byte=8bit。电信业务中提到的网速为1M、2M、3M、4M等是以数据通信的字位作为单位计算的。所以电脑软件显示的下载速度为200KB时,实际线路连接速率不小于1.6Mbit(1600Kbit)。
手游对带宽消耗有影响吗
日前,知乎上有用户提问:智能手机,尤其是安卓手机,发现内存不足是限制速度的主要原因。比如标配2GB内存,512M实卡,1GB勉强够玩所有手游。为什么厂商不把内存做得更大呢?加0.5GB内存要多少钱?电脑的内存已经很便宜了。虽然今年价格有所上涨,但一个4GB的内存芯片大约需要200元人民币。CPU支持的最大内存是有限的,但是目前很多芯片应该已经支持2GB左右的内存了。(原题为:手机内存(RAM)增加512M成本会增加多少?)知乎上的答案是这样的:内存再多怎么会没用...你可以问问手机应用,尤其是游戏或多媒体应用的开发者,看看内存有多稀缺。在512MB内存的iPhone4S上,如果一个应用程序使用的内存总量超过40MB左右,就会出现内存资源警告,如果超过220MB左右,应用程序就会崩溃。40MB内存是什么概念?如果这个40MB内存什么都不做,就用来存储解压后的动画,然后保证60fps的帧率,可以持续0.3秒左右;如果要求降低帧率到30fps,可以播放0.6秒左右。这仍然是所有这些存储器被用来存储内容的情况。在实际使用中,这些存储器还用于存储各种用户数据、系统运行所需的程序和数据结构等。,这导致开发人员在内存中放入更多图片,如果不及时发布,将会受到警告。这个还是在手动内存管理的iOS上。在大量使用垃圾收集机制的系统上(比如JVM),内存就更加珍贵。为了使垃圾收集机制顺利工作,要求空闲内存大约是实际使用内存的四倍。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闲内存,垃圾收集的延迟会急剧上升,导致主线程阻塞,交互卡住。Android用户应该对这种现象比较熟悉,这也是一些高端旗舰Android机型即使配备了两倍于iPhone的内存,流畅度也不理想的原因之一(由于很多人忽略了这两个字,所以用粗体强调)交互卡顿的主要原因是UI绘制帧率跟不上用户输入。为了保持60fps的平滑帧速率,绘制每一帧所花费的时间应该保持在17毫秒以内。一帧不能在17毫秒内画好的原因有很多,垃圾收集只是其中一种,垃圾收集消耗10毫秒以上的也不少见。)甚至可以说,对于任何软件开发者(无论系统还是应用),如果不考虑资源约束,内存越多,带宽越好,延迟越低。增加512MB内存的硬件成本相对于整机的材料成本其实微不足道。对于iPhone5来说,搭载1GBLPDDR2内存的成本为10.45美元,而整机的材料成本约为200美元,仅占5%。所以成本不是主要考虑因素。那为什么手机厂商在step中使用小容量内存呢?因为在手机上,厂商要面对一个最严峻的资源约束——电池。如果你拆开任何一款在售的主流智能手机,里面的结构通常是一块占据大部分内部空间的电池和一块小小的电路板。比如: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未来五到十年的技术发展预测,消费电子用大型化学电池的能量密度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也就是说,在保证供电的情况下,电池体积不能显著减小,或者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电池容量不能显著提高。为了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厂商必须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其他部件的空间来扩大电池体积,同时在经济可行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系统能耗。这两个目标选择的结果之一就是,一个手机的内存和处理器通常采用所谓的PoP封装,即内存和处理器堆叠在同一个芯片封装中。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两个部件合二为一,减少了电路板上的空间占用,从而可以缩小电路板,腾出空间来放置电池;第二,处理器需要通过金属引线频繁访问存储器,这可以使引线的长度最短,从而降低线路噪声、访问延迟和功耗。下图是ChipWorks拆解的苹果A6芯片的内存部分。如你所见,内存几乎占据了整个区域。在这种情况下,有几种提高PoP包内存容量的思路:1.缩小芯片的工艺:缩小工艺需要新技术的支持,这是非常昂贵的,只有非常有限的几个人可以做到。而且从现在的32nm工艺到下一个28nm工艺,相同面积下可以增加的元器件数量只有30%左右但是内存扩展需要翻倍(512MB到1GB到2GB),也就是说面积不变,需要从32nm工艺跳到22nm才能实现内存扩展,而成熟的22nm工艺现在只有Intel才有。2.扩大芯片的占地面积:会增加电路板占用的空间,从而占用电池所需的空间。与使用PoP包装的初衷相反3.增加重叠芯片的数量:手机内部是否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增加的厚度?散热会是个大问题。散热不好会大大影响系统性能和体验。结论是,由于电池的硬约束,当前移动系统设计中各方面的妥协导致在系统和软件可接受的范围内采用合适的内存容量,只有在各方面(如制造工艺和低压技术的进步)都合适的情况下,才会扩大内存容量。2013年4月,三星开始量产20nm级别(三星官方说法很模糊,20nm~29nm范围称为20nm级别。据称,512MBLPDDR3内存芯片在单个内存封装的0.8mm高度限制内,可以容纳四个芯片共2GB,相比28nmLPDDR3可以节能20%。如果散热没有问题,下一款iPhone/iPad可能会配备2GB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