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橙娃:千里眼、顺风耳。橙娃可以看见很远的地方发生的事情,听到很远地方的声音。
老三黄娃:金刚不坏之身。老三黄娃可以刀枪不入,一只手劈断敌人的武器,很是厉害。
老四绿娃:吐火。老四被称为火娃更合适,张嘴就能喷火。
老五青娃:喷水。可以被称为水娃,肚子里仿佛又江河湖海。
老六蓝娃:隐身。这是个很强大的技能,可以将自己隐藏起来,敌人完全看不见凭借这个本领好几次救出被抓的兄弟。
老七紫娃:宝葫芦。老七比较特殊,他的宝贝宝葫芦可以将其他人或物吸进去。葫芦娃七兄弟
类似抓娃娃的手机游戏
开心抓娃。首先推荐这个没别的,而是因为这个是小编试了众多款抓娃娃app唯一让我抓到的,虽然不排除这个是app的阴谋啦让人尝到甜头然后带你入坑什么的。不过从严禁的角度来说,这款app优点就是延迟低,反应挺快的,所以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爪子调整到你想要的位置。而且这款抓娃娃app还能查看房间里娃娃抓去成功的历史记录,感觉挺靠谱的有木有。
天天抓娃娃。最早推出并占有市场最高。优点是公仔很多,活动也蛮多,最近推出了5币(=5角)一次无限爪活动,可以尝试次数多了~
缺点也是那么明显,成功率越来越低,不过呢游戏初始送的币挺多的,消耗的币也少,还是可以抓过瘾的!
欢乐抓娃娃。良心APP,他们家首次抓中,一只就可以包邮,适合新手体验~ 娃娃实物比图片好看点(-_-;)这款特色是多了一个顶部摄像头,看似难度很高,实际掌握技巧后非常简单。强爪力是固定次数出现1次的,可以根据成功记录推算。不过最近同一品种的多个房间记录混在一起了,推算起来比较困难。推荐找只有一间房间的娃。
口袋抓娃娃。号称全网最好抓的app。玩具、潮牌、彩妆、……娃娃机内一切皆有可能。奖品每日换新,玩法层出不穷,这才是网络抓娃娃的正确打开方式。视频直播见证抓取概率,避免坑钱陷阱,吃瓜群众眼睛是雪亮的。
给娃娃化妆的手机游戏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角色游戏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角色游戏教案 篇1 一、 游戏 创设遵循课程目标 : 经过幼儿园的一年生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由简单的跟随模仿到主动积极参与。升入中班的幼儿有着更明显的自我意识,也是幼儿发展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和生成点,创设与课程相关的动态的活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如在新的《幼儿园课程指导》的主题活动中《请到我家来做客》、《爷爷奶奶你们好》、《丰收了》等,以家庭的生活的主题情节,扩展到生活主题,我们在角色游戏时设置了(我的家、小餐馆、小超市)这三个角色游戏。 二、 游戏目标与材料提供: 《我的家》目标:1、加深对角色的理解,丰富游戏情节,能较形象地模仿社会角色的语言、行为,反映角色职责。 2、尝试分工合作开展游戏,培养初步的合作能力。 成品材料:小床、衣厨、小桌椅、电话机等,可用大型积木、废旧硬纸板,日常用的桌椅改制而成。爸爸领带、妈妈围裙等。 半成品材料:小型积木等可以让幼儿动手操作的。 《小餐馆》:目标:1、尝试使用各类材料和废物料制作各种点心和特色菜。 2、幼儿能热情招待顾客,提醒顾客排队点餐;能否根据客人需要提供食品,收取费用。 成品材料:柜子、餐具、灶台、工作服装、帽子等,可用大型积木、废旧硬纸板,各种泡沫材料制作而成。 半成品材料:彩泥、碎布、彩纸等可以让幼儿动手操作制作各种点心等。 《小超市》目标:1、学习将货品整理归类。 成品材料:货架、柜子、箩筐、收银台、钱币等,可用大型积木、废旧硬纸板,各种泡沫材料制作而成。 半成品材料:画有食品的纸片、各种食品包装盒等。 三、 游戏环境的创设: 1、创造主动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幼儿在自由、轻松的空间环境里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带动下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 2、材料的提供要具有操作性和开放性:通过观察,幼儿园以不满足于成品材料的提供,而且有现成的材料,对幼儿来说创造性也不足,我们在活动中提供一些半成品,便于幼儿园自己动手操作,他们自己可以随心组合,随意创造,幼儿在活动中也会得到成就感 3、根据主题变化不断调整材料:根据是常课程主题的需要,我们灵活动调整活动中相关的材料。如《丰收了》主题,那我们就在小超市中放些各种秋天的水果。 角色游戏教案 篇2 游戏目的: 1、初步认识自己所扮演的游戏角色(爸爸、妈妈等)的主要职责;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与其他(她)小朋友在游戏中交流互动,培养初步的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3、体验游戏的快乐。 游戏内容:娃娃家 游戏人数 :依据场地或空间大小以及班级实际人数灵活把握,一般人均2.5平方米比较适宜。 游戏准备: 1、游戏室,布置娃娃家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如娃娃家标志牌、娃娃(玩具)、桌椅、小床、碗筷、做饭用的炊具、电视机等; 2、平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注意观察父母在家里都做些什么。 游戏过程: 1、导入。小朋友们平常在家里大人们都做些什么呢?大家想不想当一回大人(如爸爸或妈妈)呀?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娃娃家,娃娃家都有哪些人呢?他(她)们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你最想扮演什么人?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然后告诉老师; 2、教师带领孩子们布置好娃娃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者与讲解示范者的作用,同时调动孩子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3、帮助孩子们分配好游戏角色,然后带着孩子们玩; 4、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游戏,给予帮助,尽量让幼儿之间互动; 5、引导孩子们愉快地结束游戏,并在老师的带领下收放材料; 6、对孩子们的游戏做出评价,多表扬,多鼓励。 注意事项: 1、娃娃家游戏区所用材料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一些当地的废旧材料,不过要安全卫生; 2、刚开始玩角色游戏,小班幼儿之间互动较少,需要老师的耐心帮助、示范和指导,游戏中注意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 3、同一内容的游戏可以重复玩2—3次,玩熟之后再玩其它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游戏,学习扮演角色,会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流。 2、加强各游戏主题与角色间的联系。 3、培养幼儿初步的合作意识,游戏中能创造性使用游戏材料的行为。 活动准备: 铃鼓、小黑板、玩具钢琴、逼、纸、体育活动玩具等游戏的玩具材料。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出主题,引导幼儿讨论:幼儿园有哪些活动?老师经常带小朋友做些什么? 2、启发幼儿分配角色,先让能力强的幼儿当老师,以后可以让能力中等或较差的幼儿轮当,不要让能力强的孩子独占“老师”的角色。 3、提出游戏要求: (1)通过协商决定要扮演的角色。(2)游戏结束后将材料分类收好。 4、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重点指导幼儿园的老师给孩子上课的程序。(2)帮助幼儿园的老师丰富游戏情节。 5、 整理游戏材料,师幼分享游戏体验, 评价游戏情况。观察与反思: 幼儿园是幼儿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我通过幼儿园这个角色游戏,创造性地表现幼儿的生活,游戏中幼儿们非常积极,但是在游戏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幼儿在游戏中有争抢角色的现象。 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与对策: 问题1:幼儿在游戏中有争抢角色的现象。原因:很多幼儿都想扮演老师。 对策:在游戏前指导幼儿自主协商分配角色。问题2:幼儿只顾游戏,忘了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原因:幼儿的礼貌习惯还不能自如地运用到游戏中去。对策:提醒幼儿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角色游戏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并认识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 2、教育小朋友要讲卫生,预防疾病。 活动准备 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医院标志,白大褂。 活动过程 1、课前谈话,引起幼儿对医院的兴趣,并提出游戏的要求。 (1)人生病了怎么办?到哪儿去看病治病? (2)谁看病?谁护理病人? (3)认识医院标志,认清大夫听诊器、体温表,并看清使用方法。 2、请3~5名幼儿游戏,按自己的意愿协商分配角色(医生、护士、病人)。 3、医生、护士戴上帽子,等待病人进来,请几名幼儿去看病,鼓励小朋友勇敢地与医生密切配合。 4、游戏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医生按一定的程序给病人"看病"。 (1)先给病人挂号、排队。 (2)医生热情地询问病人哪里不舒服。,仔细地用听诊器等为病人诊治。 (3)护士护理病人,教育幼儿不把打针看成可怕的事,了解护士的辛苦。 5、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其他幼儿进行观摩,并轮流进医院游戏。 6、游戏结束时,教师对服务好的医生、护士给予表扬。 活动反馈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情况,认识了一些医疗器械,个别小朋友对医院的恐惧感逐渐消除。在活动中,个别幼儿会一直忘记自己手中的仪器是干什么的,教师适当的给予提醒。还有部分幼儿说到打针就怕即使是假的,通过这次活动,部分幼儿觉得打针也不是很恐怖。幼儿通过这次活动也加深了预防疾病的意识,目标基本完成。 角色游戏教案 篇5 活动主题超市 活动由来 最近常听班上幼儿说××超市怎样有很多好吃好玩的,我发现孩子们对超市都很感兴趣。于是我们班开展了“超市”的系列活动,孩子们对担当“收银台”充满了好奇,刚好中班游戏室里有超市设备,因此我们就结合这两点开设了超市游戏活动,想通过这个活动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观察的细致性和敏锐性,以及在同伴面前大胆展示自己的能力。 预期目标 1、初步了解超市的食品,及营业员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及表现力。 3、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协商,轮流扮演角色,合作做游戏。 4、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表演。 第一次游戏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超市的食品,及营业员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请家长结合带幼儿去超市,丰富幼儿有超市的知识经验。 物质准备: 收银台、钱若干、食品、电子秤、标价、纸币等。 活动过程 第一次游戏 一、情景激趣引题 老师今天想去买一些好吃的东西,但不知道要去哪里买?你们能告诉我吗? 二、谈话丰富知识: (1)这是什么地方? (2)超市出售哪些食品? (3)超市里面都有谁? (4)营业员与顾客间会说些什么呢? (5)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 三、初次分组游戏: 1、提醒角色分工与游戏规则: (1)每个小组一部分小朋友当顾客,一部分小朋友当收银员、售货员、计量师、顾客。 (2)每一个小组开一家超市,挂好超市牌,安排好桌椅材料。 2、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随机指导 3、玩好角色呼唤,再玩一次。 四、集中交流评价 1、交流汇报:刚才玩什么?怎么玩?出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2、小结评价,指出下次活动注意点。 第二次游戏 活动目标 1、 了解超市里工作人员的工作。 2、 会大胆表演各个人物,服务于他人。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对超市工作人员及其特征有较全面认识,有扮演角色的初步经验。 物质准备 收银台、钱若干、食品、电子秤、标价、纸币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旧知提出要求: 上一次玩超市游戏,小朋友知道了超市有收银员、售货员、计量师、顾客等工作人员。懂得他们的工作内容,玩得很高兴。今天我们继续玩超市游戏,玩的时候要注意 1、顾客和售货员对话时,语言要讲清楚,要注意礼貌。 2、顾客去超市可以坐什么车呀?去玩超市肚子饿了可以到哪里吃点心? 3、今天玩游戏的可以玩公公共汽车、的`士车游戏和小吃店游戏,玩坐车、吃点心要注意什么?(让座、关心病人) 二、分组游戏、随机指导 幼儿分成6组,3组玩超市游戏3组分别玩的士车、公共汽车、小吃店的游戏,一轮过后相交换,教师随机介入指导,重视语言表达的示范引领和及时评价、纠正可玩3—4次。 三、集中交流、评价激励 1、交流汇报:今天玩什么角色最高兴,为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2、小结评价,指出下次活动注意点——去超市买东西要知道程序。 第三次游戏 活动目标 1、了解超市人员的工作职责。 2、增强各游戏主题之间的交往和联系。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已玩过几次超市游戏积累一定经验 物质准备 收银台、钱若干、食品、电子秤、标价、纸币等 活动过程 一、反思旧知,提出要求: 上次活动,小朋友玩得很高兴,交往的语言也丰富了,有的小朋友进入超市是没有先去买东西,有的没到售货员那边问价钱,这是不对的,今天玩超市游戏,顾客一定要按程序,跟售货员一定要友好合作,有礼貌对话,售货员要热情接待顾客。 三、分组活动,随机指导 1、幼儿分6个小组,自由结合,自主协商角色分工,开展游戏 2、幼儿中顾客按程序到超市买东西,售货员热情接待 3、教师随机介入角色进行指导,重在程序和语言、态度指导 四、交换角色,再次活动(可活动3—4次) 五、集中交流、评价小结 1、交流:今天顾客按什么程序到超市买东西? 2、评价:请顾客说说最喜欢哪位售货员和收银员,为什么?喜欢他(她)什么?今天游戏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3、小结:今天游戏开展得很好,小朋友熟悉了上超市的程序,还表现出良好行为习惯。但是还不敢大胆想象,材料没有创新。 行点评,以让幼儿在下次游戏中有所进步。 第四次游戏 活动目标 学习使用秤、钱等。 活动准备 场地布置、、收银台、钱若干、食品、电子秤、标价、纸币等 活动过程 1、 幼儿回忆并讨论上次在游戏中表现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师小结)。 2、 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上台示范一遍,师在旁边指导。 3、 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选角色进行表演。 4、 幼儿游戏,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幼儿运用礼貌用语进行交流,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5、 结束 师幼共同点评,并针对本次游戏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讲评,以待下次游戏中改进。 角色游戏教案 篇6 游戏目标: 1、幼儿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角色,大胆表现出角色的主要特征。 2、鼓励幼儿与同伴共同创设游戏场景,提高幼儿间的相互协商及配合能力。 3、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今年是祖国妈妈六十岁的生日;平时欣赏过文艺汇演节目活动。 2、物质准备:话筒、录音机、音乐磁带、工作牌、小红旗、自制彩花、条幅、气球、各种演出服装、椅子、化妆品与积木若干。 游戏过程: 一、手机铃响,激发游戏兴趣。 师:刚才中央电视台的李咏叔叔打来电话,邀请我们参加庆祝祖国妈妈60周年的文艺演出呢,小朋友们,想不想去? 二、提出游戏要求,明确游戏规则。 1、帮助孩子回忆并自由选择游戏中的多种角色。 2、师生共同讨论、明确游戏中的注意事项。 三、幼儿游戏,教师以总导演的身份参与指导游戏。 1、放音乐,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角色,分组合作布置游戏场景。 幼儿合作搭建演播厅的大门、布置演播厅、化妆间;演员进行化妆,打扮自己。 2、幼儿合作游戏,《我为祖国来献礼》汇报演出开始。 3、教师指导:提醒观众遵守游戏规则,讲文明; 鼓励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关注演员服装到位、在舞台上大胆表现自己; 四、游戏分享活动。 1、请幼儿说一说,你在玩游戏时有什么开心的事与大家分享。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引导幼儿分享游戏的快乐。 2、评选“最佳风采奖”、“最佳表演奖”、“最佳节目奖”等多种奖项,并颁发奖状。 角色游戏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乐意扮演角色和小朋友一起玩。 2、学习使用简单礼貌用语招待小客人。 3、懂得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游戏区域:胖胖娃娃家、瘦瘦娃娃家、牛角娃娃家、大力娃娃家所需的游戏材料新投放的材料:自制电话四部、小衣服。 知识经验:幼儿已有参与娃娃家游戏的经历。 活动过程: (一)分享经验 1、交流游戏经验:玩娃娃家时你最喜欢当谁?都做些什么事情?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展示相应的照片) 2、交流生活发现:爸爸妈妈在家还会做哪些事情? (教师展示幼儿收集的照片) (二)提出问题,引出新的游戏内容-小客人做客。 1、问题:娃娃娃家里已住满了小主人,还有小朋友想去玩,怎么办? 2、讨论:怎样招待小客人?怎样做文明的小客人? 3、提出新任务:小客人评选"文明家庭"。 (三)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入娃娃家游戏。 1、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钥匙"进入"娃娃家",扮演角色。 2、幼儿相互自我介绍,明确游戏伙伴的身份。 (四)教师以妈妈的身份带领小客人在各娃娃家串门。 重点指导:引导小主人主动、热情的招待客人。 活动结束: 听音乐结束游戏,评选文明家庭。 1、主人交流:你为客人做了哪些事情? 2、客人评选文明家庭。